
(延(yan)英大橋采用新的張(zhang)拉技術和噴射系統維(wei)護)

(大唐沖立交T梁架設成功(gong))

(鄂公巖(yan)隧道(dao)于(yu)5月24日上午(wu)完成了全長896.27m的單(dan)隧道(dao)施工)
紅網長沙5月25日電(記者張耀通訊員龔玉龍、曾燦馬集軍、蘇偉、張傳武實習生范樹軍)近日,通平高速公路克服了地形、地質等諸多困難因素,先后完成了燕英大橋、大塘沖大橋、鵝公巖隧道的安全、暢通連接,為同平高速公路后續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。
5月21日,同平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K24+203延營高架橋T梁全線架設連接。據了解,延營高架橋為主橋,全長206.08米,跨度組合為8×25m簡支T梁。該橋已進入橋面施工階段。
湖南常德路橋從T梁預制到架設安裝,始終堅持精細化施工管理,注重加強安全生產,在橋面、梁底、跨線道路等關鍵部位設置完善的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設施,并派出專職安全員全面巡視檢查,實現安全事故零。同時認真進行施工組織設計,積極采用新的張拉工藝和噴淋系統維護,確保安全生產。
大唐沖立交橋T梁架設成功完成。
5月22日,隨著最后一根25米T形梁的架設,同平高速公路第10合同段K60+994大唐沖立交橋徹底解決了橋址、地下管線、地上電網等地形變化較大的施工問題,實現了橋梁的全貫通。
大唐沖大橋跨越(yue)106國(guo)道,對車輛通行和T梁架設(she)造成極大不便。為克(ke)服施(shi)(shi)工難點(dian),在科(ke)學管理、安(an)全(quan)施(shi)(shi)工的基礎上,施(shi)(shi)工人(ren)員全(quan)過(guo)程(cheng)動(dong)態調整工期(qi)規劃,推進橋梁施(shi)(shi)工,集思廣益(yi),解決一個(ge)又一個(ge)問題,并盡快完成了(le)橋梁的連接。
“新奧法”施工有助(zhu)于鄂公(gong)巖(yan)隧(sui)道的施工。鄂公巖隧道已于去年四月二十六日動工興建。第五合同段和隧道隊的工作人員克服了進出口場地狹窄、無廢渣、無大電源、地方協調(大電源于當年8月開通)等諸多困難,于5月24日上午完成了896.27m長隧道連接的施工任務。鄂公巖隧道位于平江縣梅縣鎮柘橋村。隧道入口右側為106國道。入口段與國道山路相連,交通便利。隧道出口兩側有沖溝和山坡。圍巖全風化,給施工帶來一定不便。為克服地質條件差的困難,同平高速公路嚴格按照“新奧法”施工,實現了超前管、嚴格注漿、短進尺、頻繁測量、強支護、快速合龍等措施,確保隧道施工安全,克服了施工中的一些技術問題,為合同段后續路基、橋梁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						







